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麒球蕺罄

麒球蕺罄
寄件者 2012石彫
龍虎堵
寄件者 2012石彫

三芝福成宮建築之美-石雕介紹

認識三芝---三芝福成宮建築之美-石雕介紹 福成宮的建築屬於中國南方系統的樣式,南系建築喜用較多的曲線,從屋脊屋簷以致於斗拱、樑柱及柱礎皆充滿了曲線柔順之美。同時雕琢亦較北方建築為多,尤其是寺廟的雕刻與彩繪更是顯出南北的差異與特質。福成宮的建築可分成兩個時期;民國七十三年以前的傳統建築與七十三年以後的現代建築尤其是九十年的山川殿整修之後,已經沒有原來傳統的建築風味了。 傳統建築期:福成宮初建時僅有後殿(大殿),昭和十一年(1937年)增建前殿及右廊,民國四十四年再增前廟庭。基本上福成宮屬於中型廟宇也就是具備前殿、後殿、左右廊的建築格局。這時期最具特色的是在昭和十一年(1937年)增建前殿及右廊時聘請廟宇建築名師「廖石城」設計建造、請「黃龜理」負責木作,石雕則是由「李泉成石店」(右側)、「張協成石店」(左側)雕刻。 等人負責。 廖石成先生 廖石成1899年出生於板橋埔墘。師承陳應彬(彬司) 其作品有: 小基隆 媽祖廟(福成宮) 淡水 祖師廟(前殿) 九份 五穀先帝廟 金瓜石 關帝廟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二重埔 先嗇宮 桃園大溪 仁和宮 北投忠義 行天宮 台北行天宮(民權東路) 三峽白雞 行修宮 台北艋舺 龍山寺 擅長設計廟宇屋脊的曲線弧度 雌虎拱 瓜筒等 黃龜理先生 黃龜理先生1902年出生於板橋員山,本名黃紅嬰。十五歲拜師陳應彬本學大木,因個子小改學鑿花。因做事細心而慢條斯理,彬司將之取名為龜理,人稱龜理司。 黃龜理之所以成為民族藝師,乃在於他能從建築木雕藝術在大木結構之下,運用巧思與技法,將民族的忠孝節義精神,以木雕方式透過文學及戲曲故事題材安排來表現,更彰顯中國人含蓄特質裡蘊藏的智慧。其雕刻特色為人物的角度均呈45度排列,所以能在最小的空間內雕刻非常多的人物花草。 其一生作品從最北的三芝福成宮,到屏東萬丹萬惠宮。幾乎全省重要廟宇、家祠都留有他雕鑿的痕跡。其中十幾處係內政部指定的古蹟。 本鄉福成宮前殿花部雕作就是由黃龜理所作。所拍攝的相片是去年尚未拆除時的原貌,員光、獅座、插角部分仍保存下來。 張木成先生 父張火廣1923年來臺,定居大稻埕,為1920年代來臺的惠安石匠。其子張木成師其技。徒弟為簡志仲。張火廣曾在八里天后宮與辛阿救(1926年)對場;在新莊地藏庵與李泉成拼對場。1937年,於淡水清水巖施工期間過世,石雕工作由兒子張木成續作完成。 張木成(1904年-1993年11月),福建惠安縣淨峰鄉五群村人,廟宇石匠師,作品常見於台灣傳統廟宇,對日後台灣打石業技藝影響深遠,人稱木成司。 張木成創「張協成石店」。光復後,台北龍山寺正殿石雕即為張大師作品。 2007年,原位於大稻埕的張協成石廠被臺北市政府文化資產審查委員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錄為臺北市文化資產列表,以紀念張木成的貢獻。台北市迪化街一段282號。 其作品特色以精細聞名:如福成宮正殿一樓龍柱上比筷子還細的旗竿,後殿二樓的石香爐、小石獅,山川殿的石獅、龍柱,以及龍虎堵的祈求吉慶(旗、球、戢、磬)。此外又特別注重生氣十足的細節,像石獅、龍柱的鼻孔一定鑿穿,就像活生生的動物一樣。 梁瓦火先生 梁瓦火,福建人,經營石材外銷南洋等地,1936年福成宮建前殿向梁瓦火購買石材,同時延聘師傅雕刻(向張木成學雕刻?)。不久中日戰爭爆發,乃定居三芝。 石雕 一般而言龍柱與三川步口的石壁堵,是石雕藝術表現最豐富的地方,匠師們除了要表現高超的石雕技藝之外,更要把民間的通俗演義故事,展示在一件石雕作品上。福成宮的石雕基本上運用宋代「營造法式」所稱的四種雕法在加上「水磨沉花法」和「透雕」。如果不考慮因為建廟時財力的限制,而在雕刻的表現上上有所差異,福成宮的石雕堪為石雕刻法運用的最佳參考作品。 1. 剔地起突---即深浮雕,如山川殿的龍虎垛(對看垛)、麒麟垛、龍柱、柱珠、 櫃檯腳等。 2. 壓地隱起華---即淺浮雕,將石頭磨平,圖案浮刻凸出,如龍虎垛下方的裙朵「四蝠圍爐」,匠師們稱「水磨沉花」。 3. 減地平鈒---即陰刻之線雕,匠師稱為「平花」如山川殿的腰垛。 4. 素平---將石板磨平不施雕刻,如山川殿的外側裙朵。 5. 水磨沉花---即將石頭磨平,圖案陰刻凹入,利用陰影使有立體感。如山川殿門旁(左右門)的裙垛和腰垛。 6. 透雕---另外在山川殿中門旁的身垛則採用透雕立體人物,以二十四孝為主題。 三川步口的石壁垛: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石壁垛依照由下往上的名稱為櫃檯腳,裙垛,腰垛,身垛,頂垛,水車垛。雕刻的內容以,祈求吉慶、龍虎垛(對看垛)、麒麟垛有固定位置與內容之外,其餘的地方以通俗小說為題材,如梅「林和靖愛梅」、蓮「周敦頤愛蓮」、菊「陶淵明愛菊」、牡丹「唐明皇愛牡丹」,二十四孝 、四蝠圍爐,花鳥圖案,大殿二樓則安排四獸「虎,豹,獅,象」等吉祥物。在早期興建廟宇時都會請兩位師傅各做一半,這是一種良性竸爭稱作「對場」,福成宮的三川殿的龍柱、石獅。石壁垛也是如此,看似相同,然風格迥然不同。 龍柱: 在福成宮建築中「龍柱」,可算是石雕中最壯觀的部分。福成宮的龍柱有三對。三川步口、大殿一樓、大殿二樓各有一對。其中三川步口和大殿一樓的龍柱則是民國25年由「李泉成石店」(右側)、「張協成石店」(左側)等名師所作。大殿二樓則是民國七十三年重建後殿時所刻。 大殿一樓龍柱的左右兩龍柱,由不同人雕刻,稱之為對場,其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尤其是表現在雕工之精細難得一見。 大殿一樓左龍柱: 本龍柱由張德和號奉獻。當年以三百元請「張協成石店」作,在今中山路一段八十八巷十二號雕刻,石材由大陸運來?(或是觀音山石)。本龍柱最大的特色是雕工細緻,尤其是武將手持的旗竿,直徑細約0.5公分,在目前台灣的所有廟宇的龍柱,有此雕工的沒有幾對。本龍柱下方尚刻一龍門內刻鯉魚謂之鯉魚躍龍門,其特色是龍頭鯉魚身,龍頭尚未長角,意思是尚未變成龍,另外的人物帶騎則是取材自封神榜。 根據龍柱旁邊所刻的「張協成石店」得知師傅應該是「張木成」。張木成福建泉州人。惠安石雕一名師(張協成石店)和梁瓦火同鄉。光復後,台北龍山寺正殿石雕即為張大師作品。 大殿一樓右龍柱: 本龍柱由江阿逢和林木火奉獻,由台北新莊李泉成雕造。本龍柱雕工雖不若另一龍柱精細,但是取材自封神榜的神仙,人物,神獸等各種造型,充分的表現出神氣活現的特質,且安人物排緊密而不複雜,看似鬆懈卻能一氣呵成。 山川殿龍柱: 這對龍柱看似左右對稱,但是風格略為不同,可能是畫師稍微作一些變化,因為遽聞這是不同一批師傅所雕作,。以作品特色而言,算是典型的作品,唯一與眾不同的是龍的前腳不是直立狀,而是成一大角度,斜立跳躍狀,另外雲與內八腳柱連結的地方斜度修的非常順。柱珠刻成圓形四瓣,雕刻魚、蝦、貝、螃蟹、龜等水生動物,以配合龍柱的造型。 大殿二樓的左右兩龍柱: 這是民國七十三年重建大殿時從大陸來的龍柱,左右對稱的九龍柱,密密麻麻的龍首之間不是同一方向,就是成九十度編排,不若一樓的兩對龍柱來的有生氣。最特別的是龍爪為五爪,不知道是無心的還是大陸師傅搞不清楚,中國從元朝後規定皇帝才用五爪,臣子及民間一般廟宇用四爪或三爪,因為龍為五爪,四爪或三爪不像「龍」,故稱為「蟒」。所以說寺廟的「龍柱」正確的名稱是「蟒柱」,但是現在都稱為「龍柱」。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石香爐: 一般而言廟宇的石雕部分都強調石壁垛、龍柱、獅座等部分,石香爐則甚少見。福成宮的香爐最大的特色,就是香爐的爐底除了刻狻猊之外,還刻三個留鬍子的外國人扛香爐。這應該是源自於「憨番抬厝角」的典故,也是宮內最有創意的作品。 石獅: 在三川步口中門兩旁有的廟宇用抱鼓石,福成宮則用石獅,其實目的一樣,都是用來鞏固中門,使之不會搖動。石獅分公(雄)、母(雌),門左為公獅,門右為母獅。公獅上身挺立前肢踩銅錢與彩巾,口內含圓珠,耳朵直立威而不逼人,母獅則刻腳戲小獅,耳朵向後威嚴之氣不若公獅。綜觀這對石獅的特色是除了雕工細緻之外兼具實物化。如前腳關節,肌肉,胸部的肋骨,背部鬃毛線條雙重捲曲,細而柔順,頭部鬃毛刻成圓錐狀髮結,尾部鬃毛使用鏤空雕的工法,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雕刻師傅的用心。 福成宮的石雕無論石獅或龍柱的另一特色是人性化,匠師認為龍與獅是活生生的,所以鼻孔要打通。 以上僅簡單介紹福成宮的沿革與石雕部分,至於木雕、剪黏與彩繪日後當再另文介紹。 參考 李乾朗 傳統建築入門 林會承 台灣傳統建築手冊 撰稿:小雞籠文史工作室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福成宮石雕之美--石獅

福成宮石雕之美--石獅 中門左公獅、右母獅。
寄件者 2012石彫
寄件者 2012石彫
寄件者 2012石彫
小朋友最喜歡玩的是嘴巴裏面的石球
寄件者 2012石彫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福成宮石雕之美(七)透雕

三芝福成宮石雕之美(七)透雕 透雕---另外在山川殿中門旁的身垛則採用透雕立體人物,以二十四孝為主題。
寄件者 2012石彫
寄件者 2012石彫

福成宮石雕之美(六)水磨沉花

三芝福成宮石雕之美(六)水磨沉花 水磨沉花---即將石頭磨平,圖案陰刻凹入,利用陰影使有立體感。如山川殿門旁(左右門)的裙垛和腰垛。
寄件者 2012石彫
寄件者 2012石彫
四時佳興與人間
寄件者 2012石彫

福成宮石雕(五)減地平鈒

三芝福成宮石雕(五)減地平鈒 減地平鈒---即陰刻之線雕,匠師稱為「平花」如山川殿的腰垛。 菊殘猶有傲霜枝
寄件者 2012石彫
春上枝頭已十分
寄件者 2012石彫
寄件者 2012石彫

福成宮石雕(四)壓地隱起華

三芝福成宮石雕(四)壓地隱起華 壓地隱起華---即淺浮雕,將石頭磨平,圖案浮刻凸出,如龍虎垛下方的裙朵「四蝠圍爐」,匠師們稱「水磨沉花」。
寄件者 2012石彫
寄件者 2012石彫